摘要: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9月12日,攀枝花市马家田尾矿库数千亩库区里,闭库后新覆盖的土壤表面已冒出成片的绿色,一朵朵金鸡菊、格桑花夹杂其中,随风轻摆。视线投向远方,库区边缘深深浅浅的绿色已与周边山峰融为一体。作为长江...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9月12日,攀枝花市马家田尾矿库数千亩库区里,闭库后新覆盖的土壤表面已冒出成片的绿色,一朵朵金鸡菊、格桑花夹杂其中,随风轻摆。视线投向远方,库区边缘深深浅浅的绿色已与周边山峰融为一体。
作为长江上游重点国有林区和水源涵养区,攀枝花市一直积极探索推动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绿色屏障。
近日,攀枝花印发《关于推进科学绿化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大力开展六大专项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全面推进攀枝花山水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绿化增量提质,提升市域森林质量。
根据方案目标,到2025年,攀枝花全市要实施营造林40万亩,治理金沙江生态脆弱地区0.5万亩,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0.75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80%以上。
攀枝花城区绿化。周良 摄
提升绿色本底
破解干热河谷造林难题
9月12日,攀枝花市民王晓宾带着家人到位于攀枝花市东区的马坎森林公园游玩,“现在到处都是绿色,空气好!”他记得,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攀枝花过去一直面临的‘造林绿’跟地域特点有关系。”攀枝花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张国先解释,由于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攀枝花整体山高坡陡、土层瘠薄,而且一年里有7个月没有有效降雨,“很多树苗根本熬不过这段时间。”
为破解难题,当地不断创新机制、治理思路和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科学绿化工作。
攀枝花按照“适地、适树、适技术”的原则,采取林业措施与水利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大力发展太阳能提灌站建设,通过分布式太阳能提灌站和联网式生态用水提灌站,引水上山;另一方面开带整地,背土上山。
攀枝花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宋云禄说,2012年以来攀枝花累计投入各类生态建设资金7.5亿元,先后建成马坎、棉沙湾、干坝塘等15处高标准市区(县城区)事业山体生态综合治理样板地。
去年,攀枝花还设立市、县(区)财政配套造林绿化资金,按照每亩2000元——4000元的标准,采取先建后补等方式对实施造林绿化的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个人等社会主体补贴,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国土绿化。
结合全市森林资源分布、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生态治理重点目标等因素,张国先和团队优选出适宜于攀枝花干热河谷区的乡土树种和常用造林绿化植物120种,汇编印制成图谱,在造林工作中大力挖掘推广使用;同时大力开展钝叶黄檀、香果树、攀枝花树等多种乡土树种定向育苗,”已经培育种苗10万株。”
经过多年努力,攀枝花市区视野山体基本实现了绿化全覆盖。
攀枝花城市绿化景色。石磊 摄
建立长效管护
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近日,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苏保区”)通过布设红外触发相机采集到白腹锦鸡、豹猫、鼬獾等动物活动影像,诸多动物影像发现尚属当地首次。
山林复绿,动物回归,与苏保区的人类活动减少有关。2018年10月26日,攀钢石灰石矿采场全面停止开采作业、全部退出苏保区,地企携手,转向生态修复。
在苏保区正高级工程师余志祥看来,攀枝花矿山生态修复面临两个困难,一是许多矿山海拔较高,缺少地表和地下水源,管护难度大,投入大;二是大部分矿山表土层薄,需要覆土修复,这提升了修复难度。
为及时协调解决资金不足、水源短缺、苗木栽种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和攀钢集团建立起协作机制,双方先后70余次派员到现场联合推进工作。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攀枝花市西区政府分别成立植被恢复管护领导小组,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三方签订了养护合同,确定三年养护期限,“每年投入管护费约410万元,全力保障绿化浇灌系统的正常运行。”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生态修复,原位于保护区内的攀钢石灰石矿区,如今已是绿草茵茵,乔木成林。
今年,攀枝花将继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计划投资1100万元,实施生态治理705亩。截至目前,完成修复面积366.6亩,投资完成385万元。
理顺机制体系
实施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在米易县龙爪山森林公园的一处固定营地,蓝绿相间的林长制公示牌格外引人注目。公示牌注明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林长和责任区域基本信息,并详细标明了资源概况、林长职责、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
去年8月,攀枝花印发文件,提出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草)长制体系、源头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的时限和目标。全市共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副林长1008人,并配备282名村监管员、1335名专(兼)职护林(草)员。
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兰就是一名村级林长。“每周都要巡林,按月、按周做好日常巡护森林工作日志登记。”王永兰说,最忙的时候是森林草原防灭火期,“每天都要带着便携式喇叭上山”。
攀枝花市林业局林业科科长马剑介绍,全市已经树立355块林长公示牌,打通了群众监督渠道。
此外,攀枝花市东区、仁和区、盐边县正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作机制。目前,相关工作协作机制(制度)实施方案已基本完成。“根据方案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围绕林长制工作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保护有力、监管严格的林长制网格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司法护航林长制体系的实施。”马剑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