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之城到阳光花城——攀枝花:十年演绎“双城记”

时间:2022-09-20 19:36:32 | 浏览:1227

●2004年,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2014年,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十年伤痛记忆,十年生态筑梦之旅,演绎了一座钢铁之城向阳光花城转变的传奇湛蓝的天空像透明的镜子,薄薄的白云如一团团飘浮的棉花,白云、蓝天互相映衬,宛若一幅画卷。7月18日上

●2004年,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

●2014年,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

●十年伤痛记忆,十年生态筑梦之旅,演绎了一座钢铁之城向阳光花城转变的传奇

湛蓝的天空像透明的镜子,薄薄的白云如一团团飘浮的棉花,白云、蓝天互相映衬,宛若一幅画卷。

7月18日上午,西区清香坪,街道上人流如织。在苏铁中路与清香坪北街交汇处,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星瑞时代广场城市综合体施工如火如荼,世界500强连锁企业沃尔玛超市装修进入尾声。在它对面,福广金城住宅及商业区即将成熟,过不了多久,大约有1800户居民、近1000商家将在这里落户……一座崭新的宜居新城即将拔地而起。

在西区工作的市民张林没有想到,如今的清香坪,完全不是他曾经想尽办法要“逃离”的地方,搬离近十年后,他再次回到这里,并倾尽积蓄在这里买房定居。张林说,他亲身经历了攀枝花从“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到“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的蜕变,“城市环境的变化给了我回来的信心和决心。”

成型的商业街区、品质住宅、城市公园,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张林这个西区人一样,无数攀枝花人没有想到,城市的绿色发展会带来今天如此的惊喜和“馈赠”,曾经被冠名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攀枝花,会迎来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

“双城记”·记忆

难以磨灭的“城市伤疤”

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的攀枝花,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因钢铁而建,因钢铁而兴,尽管攀枝花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作为工业比重高达75%的典型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却拉响了攀枝花发展的警报。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攀枝花登上黑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指数仅为16%,令攀枝花人无比失望。一时间,环境问题成了市民吐槽企业、质疑城市未来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

家住西区和平巷的李有兰,是原市建一公司职工,在西区居住了40余年。“那些年,西区满大街都是煤灰,走哪里都能踩出脚印,出门从来不敢穿白色衣服。”李有兰原本住在炳草岗,因工作需要,1974年,作为共产党员的她带头从炳草岗搬到西区河门口,但她发现似乎搬到了一个生活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每天下班回家,手里就拿着一块抹布打扫卫生,刚擦过的家具几分钟后又布满一层灰。”李有兰说,当年和她一起搬过来的30多名同事,后来都想办法搬离了河门口。

“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震惊了攀枝花市。《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等知名媒体报道了攀枝花登上黑榜的消息,攀枝花人生活在了全国空气最脏的城市之一。当年,处于污染重灾区的西区,一套170平方米的住房,装修带家电,8万元都无人问津,一些投资商也纷纷撤资、退出。

人是城市里最活跃的因素,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成了百万攀枝花人最痛的“伤疤”。于是,市民将环境改变期许的目光,投向了政府和环境保护职能部门。

“双城记”·奋进 直面污染知耻而后勇

必须要摘掉“黑帽子”,还市民白云蓝天、绿水青山。

直面城市环境污染,攀枝花没有回避,知耻而后勇。

在深入论证之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明确了环保三步目标:2005年摘掉“黑帽子”;200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0%,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008年建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

接下来,攀枝花在环保方面采取系列超常规手段。除了省政府下达的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外,攀枝花自我加压,快速对市内180多个工业企业分别作出关闭、停产治理、限期治理的决定;严把招商引资关口,曾经有一个投资数十亿元的冶炼项目因环保问题在攀枝花搁浅;2005年,全市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7.92亿元治理污染;作为域内的龙头工业企业,攀钢集团在2年内投入14.5亿元资金,通过异地改造、科技攻关等措施,开展企业污染源重点治理,2007年还清环境污染欠下的老账。当时,一批生产厂长、干部因污染事件被撤职。到2005年11月底,攀枝花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52.7%,超过市里下达40%的目标12个百分点;攀钢厂区所在片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空气质量一年提升近30个百分点。

2013年9月,攀枝花再次因为环境问题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处于逆温、干燥特殊气候季节的攀枝花,因攀钢6号烧结机排放的二氧化硫问题,空气质量在省环保厅的监测中再次垫底。但这一次,攀枝花人没有吐槽、谩骂。时任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公开向市民道歉,并表示对环境污染再下猛药,再出重拳。2013年10月20日,在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监督下,运行20多年的攀钢钒炼铁厂6号烧结机关闭。紧接着,攀钢其它3个烧结机陆续在监管下升级环保设施。

该事件后,互联网上市民和网友掌声、点赞声一片,人们纷纷表示,2004年以来,攀枝花人已感受到攀枝花铁腕治理污染的力度与温度,城市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正在逐步好转。

“双城记”·改变 入选呼吸环境十佳城市

严格管控工业环保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攀枝花的经济发展。攀枝花把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自2005年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举办全省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起,攀枝花以旅游为载体实施突围,开辟了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并踏上迈向阳光花城、康养之都的蝶变之路。

2004年至2014年,攀枝花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改变显而易见。2014年,全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首次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达标天数为33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6%,成功入选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

近年来,攀枝花通过重新调整和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具有南亚热带风光宜居城市的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化系统,形成四季花开、花团锦簇的城市景观格局,塑造新的阳光花城形象。同时,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金沙江城市景观带建设,打造绿色森林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形象,让攀枝花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69岁的李有兰说,生态环境的改变让她认识了一个新的攀枝花、新的西区。如今,在李有兰的带动下,西区和平巷100多位居民主动当起社区志愿者,自觉维护社区的绿化植物、环境卫生。李有兰说,她们想通过自身努力,影响更多的人共同参与,保护攀枝花这座城市,保护这里的白云蓝天和绿水青山。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攀枝花重新认识规律,依附生态,尊重自然,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大自然正将绿水、蓝天回赠给这座得天独厚的阳光花城。

“双城记”·康养 声名鹊起宾客纷至沓来

抬头白云蓝天,低头花团锦簇,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四方宾客纷至沓来。

2014年以来,随着攀枝花“阳光康养”的声名鹊起,“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的魅力开始逐渐显现,生态环境的改变逐渐惠及更多的攀枝花人,市民安居乐业,幸福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在攀钢工作的夏强是重庆人,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冬季邀请亲戚朋友到攀枝花做客,每当亲戚朋友赞美攀枝花的蓝天白云和特色水果,他就感到特自豪。夏强的妻子兼职在网上销售攀枝花特色水果,每年为家庭增收近万元。夏强说:“沐浴冬日阳光,品尝绿色瓜果,攀枝花这座城市就是我梦想归宿的家。”

匡丽在我市一家房地产企业任销售经理,已经从事房产销售13年,原本打算退出房产销售行业的她,没想到最近却迎来了房产销售的又一个春天。匡丽所在的西区某楼盘,一期1100套住房全部售罄,即将开盘的二期也迎来了火热排号,其中包括许多曾经搬离当地如今又重新回来购房的客户,甚至还有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客户。曾经不相信世界500强会落户家门口的西区市民,认知最终被改变,加入了购房大军。

绿色植被覆盖城市,荒山陡坡花团锦簇,生态景观市民休闲……通过生态修复,二滩国家森林公园、花舞人间4A级景区、仁和滨河景观、阿署达近郊旅游、普达康养度假区等一大批绿色景观景区呈现在攀枝花人的眼前,并融入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借助“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名片,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关注攀枝花,来到攀枝花。据悉,仅2017年春节黄金周,攀枝花就接待游客157.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21.95%和31.49%。(本报记者 徐杨 特约通讯员 王东 文/图)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相关资讯

攀枝花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6人拟任正县级领导职务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11月19日,攀枝花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左明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

攀枝花的“前世今生”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古裂谷——攀西大裂谷,在古裂谷的中南段有一个“金峡谷”,这里坐落着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她虽然年轻,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攀西大裂谷的形成6亿年前,扬子板块从南方岗瓦纳古陆分裂开来独立

攀枝花,都江堰,四川2座绝佳养老城市,你会选择哪一座城市?

现在市民是非常关注养老这话题的,因为这既涉及到自己也涉及到家里面的长辈,很多人的理想养老状态就是可以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生活节奏不那么快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面既可以安稳度过晚年,也可以去新的城市里面旅行一番。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两个适合

“四川特区”攀枝花,为什么“很不四川”?

▲ 灯火通明的攀枝花市区。摄影/行走的鹰,图/图虫·创意-风物君语-一半是硬核、一半是甜蜜她,很容易被找到:在近似三角的四川省地图最南端,金沙江、雅砻江及附近山地,构成了一个小三角,低调的她,就坐落在这里;她,很容易被忽视:放眼整个四川,四

2025年 攀枝花“两城”将基本建成 形成山水宜居公园城市格局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1月21日,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市长虞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同时,将市政府组织编制的《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

【中国记忆】你可能了解现在的攀枝花,但你不一定了解攀枝花的历史!

“三线建设”绝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是一段无数人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我们现在所有安稳、和平和幸福的基础。在广阔的大三线,几百万建设者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工业大迁移和工业大开发。他们创造出“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

虞平任攀枝花市代市长 王波不再担任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攀枝花1月13日综合报道 1月12日,四川攀枝花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接受王波辞去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表决任命虞平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决定其

攀枝花仁和区:厚植廉洁文化土壤,打造特色“廉洁地标”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围棋小品”雕塑采用虚实结合的棋盘造型,劝诫人们要“激浊扬清、知黑守白”;“标尺小品”雕塑以标尺计算警醒,刻画贪污腐败走向毁灭的步伐和历程……暖冬时节,攀枝花市仁和区滨河廉政文化

街巷连着百姓心,攀枝花仁和区借老旧小区改造打造畅行街道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王小月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11月16日,攀枝花市仁和镇仁和街社区仁和街上,路面干净整洁,两侧绿树成荫,空中线缆整齐规范。道路一侧重新规划的停车位,车辆有序停放。“街道改造以后,空间更合理了,停车方便也不挡道,行人司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烤”来袭,如何度过“水危机”?

陈姝妤/摄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唐子晴 彭莉)4月的攀枝花,空气变得燥热起来。80万立方米库容的黄桷芽水库,已干涸见底,裸露在外的库底大面积龟裂,裂口深度能够放下一只手掌……这是记者4月20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迤资村看到的旱情。今年,仁和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品酒师资讯网奶茶加盟网欣灵电气股票三门峡新闻头条网瑞士旅游网二手车资讯网TCL冰箱评测网珠穆朗玛峰游玩攻略九寨沟旅游攻略网焦作新闻头条网快手直播资讯网樊少皇影迷网扬州瘦西湖旅游松下冰箱评测网本间球杆
攀枝花今日新闻网-攀枝花本地新闻、攀枝花西区最新消息、攀枝花西区未来规划、攀枝花天气预报、攀枝花人才网、攀枝花人才网幼师招聘、攀枝花人才网招聘信息网、攀枝花市最新消息、攀枝花市新闻今日头条。
攀枝花今日新闻网 1159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