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3:31:05 | 浏览:565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王小月 阳佳朋 张东沛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2月22日,攀枝花市中高山地区迎来小到中雪,仁和区各乡镇、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冒着雨雪出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在清理道路积雪,组织生产自救的同时,为部分群众及时送去保暖物资。
破冰除雪 确保道路安全通畅
上午7点,仁和区务本乡葩地村寒坡岭的道路上,降雪过后道路积雪结冰,一群忙碌的身影正在为通村通社路面积雪进行清除,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 务本乡党委政府提前研判,组织应急队员、机关干部、乡派出所共25人,对积雪路段进行临时管控,开展除冰、清除路边障碍物等。
乡应急队员与党员群众一道,有序清理道路积雪,铲冰除雪、清扫路面,及时保证了道路安全畅通。“谢谢大家了,今天雪太大了,感谢大家这么冷的天还为我们排除隐患。”驾驶员窦建国驾驶车辆路过时,赶忙探出车窗说道。
同时,为保证辖区村民的用电不受雪情影响,务本乡还联合乡电管站开展辖区电线巡查,对7处隐患线路及时抢修保障电力供应。
在大田镇啊大路上,一夜降雪过后压断了路旁的树枝,阻断了道路通行。“大约在22日凌晨4点左右这棵树被积雪压断,我们应急队在第一时间全员出动,动用挖掘机与人工,用1小时终于将道路清理干净。”大田镇应急队队员说到。
据了解,啊大路目前已恢复通行,但道路弯道较多,雪后视野受影响,错车难度较大。请过往驾驶员加强路况观测,减速慢行。
本次降雪覆盖仁和区11个乡镇,各地应急队伍仍在持续关注乡村道路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清理道路积雪和倒伏树木等工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降雪不“降温” 群众御寒有保障
低温雨雪来袭,仁和区各乡镇部门立即奔赴一线,加大走访力度,做到走访全覆盖,解决辖区内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
2月22日上午,由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乡镇和帮扶部门共同参与,仁和区迅速组织了摸底排查,了解脱贫户、监测户及困难群众的生活御寒情况。
平地镇各挂村领导及挂村工作队员全面开展入户走访,为脱贫户、独居老人等送上油米、棉被,仔细询问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并实地查看了他们的住房、生活物资保障情况。
前进镇高峰村、田堡村、永胜村普降大雪,为让群众平安御寒,前进镇党委政府及时走访散居特困户,为他们送上保暖物资,宣传取暖注意事项。
加强生产自救 降低不利影响
眼下农户种植的部分芒果已经开花,大龙潭彝族乡党员干部群众行动起来,投入到雪后清雪和生产自救中,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生活。
对有条件的芒果种植地块,由农户填写农事用火审批表备案,在霜冻降临前 2 小时,实施熏烟防霜措施。芒果树苗、大青豆幼苗,则采取薄膜等覆盖保温,并在下霜期间喷水,降低霜冻影响。
为减少低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农作物防冻及减灾恢复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果树冰雪灾害及冻后恢复措施》、《蔬菜防冻及减灾恢复生产措施》和《小春粮食冻害应对措施》,帮助农户做好农作物防冻减灾工作,提高村民生产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据了解,本次低温天气对仁和区部分乡镇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为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影响,仁和区成立工作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带队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户开展应对低温霜冻天气技术指导。同时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会商调度,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并对困难群众开展“一户一方案”制的帮扶,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下一步,仁和区将密切关注天气形势,科学预测预报,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最新天气信息,做好突发自然灾害预警。高度关注贫困群体,组织生产自救,帮助受灾群众做好保险理赔,切实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仁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古裂谷——攀西大裂谷,在古裂谷的中南段有一个“金峡谷”,这里坐落着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她虽然年轻,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攀西大裂谷的形成6亿年前,扬子板块从南方岗瓦纳古陆分裂开来独立
现在市民是非常关注养老这话题的,因为这既涉及到自己也涉及到家里面的长辈,很多人的理想养老状态就是可以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生活节奏不那么快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面既可以安稳度过晚年,也可以去新的城市里面旅行一番。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两个适合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1月21日,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市长虞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同时,将市政府组织编制的《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攀枝花1月13日综合报道 1月12日,四川攀枝花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接受王波辞去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表决任命虞平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决定其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围棋小品”雕塑采用虚实结合的棋盘造型,劝诫人们要“激浊扬清、知黑守白”;“标尺小品”雕塑以标尺计算警醒,刻画贪污腐败走向毁灭的步伐和历程……暖冬时节,攀枝花市仁和区滨河廉政文化
绿色是“底色”,是发展的基本理念;低碳是“画笔”,是发展的主要路径。仁和区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色转型,聚焦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示范引领,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让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绿色家园”中,共
8月25日,记者从区商务局、大河中路街道了解到,2022年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于日前公布,其中,仁和区攀西汽车产业服务业集聚区成功上榜。据了解,以大河中路街道为核心区的攀西汽车产业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面积 350 万平方米,建成面积200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校园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滨河公园百花齐放,观光步道人来人往;广场上,跳广场舞的老人们精神爽朗,舞姿充满活力……一幕幕健康向上的场景,印证着人们幸福和谐的生活,同时传递出城市发展的热度与温度
作为仁和区“2022年项目攻坚突破年重点项目”之一,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这座以芒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将在今年迎来“零碳”转变,努力在9月底前建成具有“国家级示范意义”的攀西零碳示范村。王东/摄目前,混撒拉村正从绿色宜居人居环境
陈姝妤/摄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唐子晴 彭莉)4月的攀枝花,空气变得燥热起来。80万立方米库容的黄桷芽水库,已干涸见底,裸露在外的库底大面积龟裂,裂口深度能够放下一只手掌……这是记者4月20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迤资村看到的旱情。今年,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