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3:33:25 | 浏览:516
秋来万事好,喜迎丰收年。仁和区持续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粮经轮作”模式在各地生花,此呼彼应。日前,福田镇“三季轮作”模式迎来了水稻大丰收,为保证粮食安全、持续夯实“天府第二粮仓”筑牢坚实基础。
秋阳尚明媚,微风也徐徐。近日,在福田镇塘坝村,连绵的稻田在日光沐浴下金黄灿烂,颗粒饱满,山风悠悠回荡在田野间,四处弥漫着“丰收的味道”。这也是福田镇塘坝村“玉米+水稻+豌豆”三季轮作模式的第二季,等到十月中旬金黄的稻谷全部收仓,便会种下豌豆,等待时间赋予土地又一次收获。
近年来,福田镇大力推行水稻、豌豆、玉米“三季轮作”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水稻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收入约300万元;早春豌豆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收入900余万元;早春玉米种植面积3500余亩,年收入940余万元。同时,全镇还大力开展有机草莓、香瓜、西瓜等多季节、多品种、多元化轮作试种,实现“粮经复合轮作”模式全面推广,促进粮食生产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这只是仁和区实施“粮经轮作”的寸地尺天。截至2022年7月初,全区已完成果园间套作4.5万亩,超过计划任务(2万亩)2.5万亩,预计比去年可增加玉米、大豆等粮食产量1.8万吨,有力保障了我区的粮食安全。
同时,为持续保障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目标,大力推广实施粮经(菜)复合种植,仁和区还出台《鼓励发展水稻生产十条措施》,制定《仁和区全力确保粮食安全暨深入开展粮经(菜)复合种植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试点先行、全面推广、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的原则,灵活采取粮经间作、稻菜轮作等复合种植模式,鼓励引导群众采用粮经间作、稻菜轮作模式,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2022 年,仁和区计划试点建设粮经(菜)复合种植模式试点 6 个,共计0.3万亩,并鼓励农户自发开展粮经(菜)复合种植模式 2 万亩。在试点的基础上,还将逐年在全区推广粮经(菜)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加强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等方式,降低农户种植风险,调动套种积极性,力争在2026年完成10 万亩粮经(菜)复合种植,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夯实“天府第二粮仓”,让农民既端稳“饭碗”,又鼓起“腰包”。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年轻时候,王阿姨和老伴只生了一个儿子。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王阿姨和老伴两个都对孩子疼爱有加甚至有些宠溺,但他们也并没有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有何错误。在孩子的生活中,孩子都是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
■ 海南日报记者 刘操最近,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困扰村里8年之久的自来水正常供水“建、用、管”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们终于不用再为每日用水发愁了。今年以来,东方积极推动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开展,稳步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
攀枝花观察 彭莉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10月12日,迤沙拉幸福公社康养文旅小镇项目签约仪式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举行,项目将由仁和区与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发公司携手打造,双方将建设田园式康养、文创旅游一体的幸福小镇。效果图。(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