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3:44:56 | 浏览:497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大河中学操场上传来阵阵嘹亮的歌声。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内在思想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爱国主义情感,连日来,区人武部、区教体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分别在大河中学等5所学校开展新生入学国防教育。仁和区安排62名退役军人作为教官,为4100名学生进行为期8天的军训。
8月23日,骄阳似火,同学们身着整齐的军装,从站军姿、稍息、立正、跨立学起,每一个动作,教官都亲自分解示范与指导。从摆臂到踢腿,握拳到绷脚,同学们都挺直脊梁,正视前方,学得分外认真,跑起步来更是气势磅礴,口号声震耳欲聋。“刚开学时大家都懒懒散散的,现在特有精气神”高一五班的班长说。
军训期间,天气炎热,学校医务室还为同学和教官们准备了防暑降温、预防腹泻的药品,校医也陪在大家身边,以应对突发情况。
除训练之外,还安排有消防、国防知识教育及爱国主义主题讲座。总教官退役军人普国兵介绍,学习国防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思想动力,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和义务,增强立志报国的信念和决心。
军训不仅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磨炼了意志,还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这一切离不开辛勤的教官们。据了解,在场的教官们都是仁和区的退役军人,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在区人武部集训考核合格后,对学生开展军训活动。
教官 贾天才:“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虽然退役多年,现在能参加学校的军训,为我们国防事业做出贡献,践行我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理念,将我们部队的优良传统,传递给莘莘学子,让他们增强体魄以及国防观念,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精神。”
新修建的学校宿舍拔地而起,学生公寓改造顺利完工;崭新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内,工人们来来往往搬运设备;华灯初上,仁和广场的老人们用舞姿展现着健康与活力……九月,仁和各工地建设现场仍旧热情似火。仁和区在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各项民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翼 记者 席秦岭 肖洋继攀枝花市委确定“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推动“风光水氢储”五位一体、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之后,1月7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出台《攀枝花市仁和区全面推动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围棋小品”雕塑采用虚实结合的棋盘造型,劝诫人们要“激浊扬清、知黑守白”;“标尺小品”雕塑以标尺计算警醒,刻画贪污腐败走向毁灭的步伐和历程……暖冬时节,攀枝花市仁和区滨河廉政文化
绿色是“底色”,是发展的基本理念;低碳是“画笔”,是发展的主要路径。仁和区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色转型,聚焦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示范引领,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让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绿色家园”中,共
4月22日,仁和区召开2022年第一次企业座谈会,区委书记班宏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级各部门与广大民营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加强政企联系、抓好惠企政策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仁和区绿色转型、产业倍增、
8月25日,记者从区商务局、大河中路街道了解到,2022年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于日前公布,其中,仁和区攀西汽车产业服务业集聚区成功上榜。据了解,以大河中路街道为核心区的攀西汽车产业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面积 350 万平方米,建成面积200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校园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滨河公园百花齐放,观光步道人来人往;广场上,跳广场舞的老人们精神爽朗,舞姿充满活力……一幕幕健康向上的场景,印证着人们幸福和谐的生活,同时传递出城市发展的热度与温度
作为仁和区“2022年项目攻坚突破年重点项目”之一,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这座以芒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将在今年迎来“零碳”转变,努力在9月底前建成具有“国家级示范意义”的攀西零碳示范村。王东/摄目前,混撒拉村正从绿色宜居人居环境
工业园区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11月结束的区“两会”上,仁和区针对工业园区发展,绘就了“做优工业发展平台”的蓝图,围绕“一区两园五功能”、基础设施提升、生产经营环境优化、园区吸纳承载能力增强等目标,明确到2025
陈姝妤/摄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唐子晴 彭莉)4月的攀枝花,空气变得燥热起来。80万立方米库容的黄桷芽水库,已干涸见底,裸露在外的库底大面积龟裂,裂口深度能够放下一只手掌……这是记者4月20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迤资村看到的旱情。今年,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