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4:00:23 | 浏览:547
2021年,仁和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区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仁和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40.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粮食产量4.4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31.6万吨,增长6.6%;水果产量20.1万吨,增长19.3%;生猪出栏16.84万头,增长14.5%。
李永忠/摄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6.5%。
王东/摄
分行业看,全区22个规上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81.8%。其占比较大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采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分别比上年增长30.9%、24.6%、14.1%、22.1%、62.3%、32.2%。
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提升。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6.6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5.3%。
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
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5%,金融业增长6.3%,房地产业增长7.5%,其他服务业增长10.2%。
李永忠/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
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11.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9%。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0%。商品房施工面积比上年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18.6%。
消费品市场恢复加快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7.8%。
杨永/摄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商品零售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33.74亿元,增长21.7%。
财税稳健运行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增长39.2%;税务局组织收入总计18.0亿元,增长20.7%。
城乡收入持续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33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8元,比上年增长10.2%。
杨永/摄
总的来看,2021年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下一步,仁和区将紧紧围绕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区委“一二三五六”总体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推动仁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长沙12月11日电 (记者 唐小晴)廖文韬把一只两岁加菲猫--“火锅”的遗体放在鲜花环抱的小床上,细心为它清理身上污渍、梳理毛发。受访者供图宠物殡葬师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哀乐响起,和主人告别。
广西扶贫网近年来,贺州市平桂区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联盟 ”为载体,统筹资源、创新经营方式、拓展发展渠道,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效实现形式,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016年的421.18万元提升到2019年的1550.96万元,实现了
南昌VR产业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5月27日,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全市各县区充分发挥区域内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选择主攻赛道,构建“一核三基地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指在红谷滩区建设全省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十四五”时期,贵州省遵义市将奋力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左右”等目标。1月23日,《遵义日报》全文发布了2020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