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打开央视,看米易的邛都部落文明传奇

时间:2022-09-22 18:39:54 | 浏览:904

四川在线记者 邓涵予4月29日23:16,《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米易篇将在CCTV-10 央视科教频道准时播出。神秘大石墓 揭开一段文明传奇在安宁河二三级台地上,有一种奇特的巨石墓葬群。这些外形奇特的石墓,有的形若石屋,有的壮如山丘,在

四川在线记者 邓涵予

4月29日23:16,《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米易篇将在CCTV-10 央视科教频道准时播出。

神秘大石墓 揭开一段文明传奇

在安宁河二三级台地上,有一种奇特的巨石墓葬群。这些外形奇特的石墓,有的形若石屋,有的壮如山丘,在地面以块石垒成墓室、墓道,上盖平列的大石块为顶。每块巨石重达几千千克,没有几十人休想移动分毫。

大石墓的主人是谁?经过对大石墓出土文物的研究,专家推测,大石墓的主人极有可能就是在历史上消失两千多年的卭都人。

米易县湾丘大石墓,见证了米易辉煌灿烂的历史。从这座大石墓出土的陶器,造型多样,器型较大,数量达到250多件,在安宁河谷大石墓的发掘中极为罕见。

汉武帝时期,邛、笮等地请求归附汉朝,公元前111年, 朝廷在卭都故地设置了越巂郡。西汉末年,卭都部落势力日渐削弱,东汉晚期以后便消失于历史风烟之中,只留下座座大石墓屹立在安宁河畔。

卭都,这个历史上强大乐观的部族,历经风雨最终融入了华夏血脉。安宁河流淌千百年,哺育了各族儿女,也融合了民族血脉。

匠心独具米易红糖香飘全国

米易与糖的渊源开始于公元八世纪的唐朝。传统红糖制作工艺历经千年传承,都沉淀在米易的老糖坊中。

传统制糖共有八种分工,被称为“糖坊八匠”。对于工艺的追求是老糖坊的灵魂所在,“塘坊八匠”各司其责。

成就高品质的红糖,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掌控火候的细微差别。煎糖的火候、浓度、温度等关键环节完全凭人工经验。

由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米易甘蔗含糖量很高。特殊的土壤又赋予甘蔗丰富的铁、花青素等微量元素。

2015年底,米易红糖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甘蔗的清甜萦绕在唇齿间,也留存在心间。

颛顼溶洞 奇石与瀑布的交响诗

颛顼溶洞是一个天然岩溶洞穴博物馆,溶洞地质属震旦系,距今有7亿年。

洞内景观由罕见的岩溶景观和瀑布群所组成,景观几乎汇聚了国内喀斯特岩溶洞穴的所有特征,被誉为“四川一宝·地下奇观”。

流水是溶洞的灵魂,独特的地下水循环系统雕刻出多姿多彩的沉积景观,成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系喀斯特地貌景观的重要标本,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颛顼溶洞成为米易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有“蜀国第一洞”的美誉。山水交融,别有洞天;神奇瑰丽,祥和瑞气。

米易,是瓜果飘香的川西江南,也是风光旖旎的康养胜地。尊崇自然,昂扬拼搏的城市精神正如金色的阳光,给米易带来甜蜜的日子,也带来幸福的憧憬。

据介绍,此次拍摄得到了米易县文联的大力支持。米易县文联就如何讲述好米易故事,挖掘出米易特质,传播出米易声音,米易县文联召集县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等有关协会,在历史选题、史料选择、场景设置、场景还原、人物造型等方面与《中国影像方志(米易篇)》栏目组反复磋商,栏目组采纳了县文联提出的许多建议,并在《中国影像方志(米易篇)》拍摄中予以表现。在为期两个月的拍摄中,县作协、县书协、县美协、县协等协会会员义务在剧中承担历史讲述、人物表演、书法展现等任务,为《中国影像方志(米易篇)》的拍摄贡献了文艺力量。

再次提醒,《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米易篇》播出时间:4月29日 23:16。

图片来自四川文艺网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装修装潢资讯网今日渭南宠物商机网国酒茅台收藏网泰国榴莲资讯网深海电影影评网西凤酒股票网雀巢咖啡品鉴网谢霆锋歌迷网加拿大旅游网马蜂窝旅游攻略网天山雪莲花网立白洗衣液资讯网比亚迪A股海南椰子种植网
攀枝花今日新闻网-攀枝花本地新闻、攀枝花西区最新消息、攀枝花西区未来规划、攀枝花天气预报、攀枝花人才网、攀枝花人才网幼师招聘、攀枝花人才网招聘信息网、攀枝花市最新消息、攀枝花市新闻今日头条。
攀枝花今日新闻网 1159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