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19:19:37 | 浏览:711
7月27日,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
话音未落。7月28日,四川攀枝花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政府给“二孩”“三孩”家庭发放每月500元的补助,发至孩子满3岁。
此举开了全国先河——继此前全面取消社会抚养费后,这次,地方政府直接真金白银按“人头”发钱了。
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信号。各地方政府鼓励“二孩”“三孩”的硬核措施正在拉开序幕。
政策覆盖生养各方面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生育,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而带来生活压力的重要一点就是生儿育儿“费钱又费力”。
在一般城市家庭,孩子尚未出生,检查、营养品,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必要花费,保守估计不下于两万元。孩子生下来,花销就更不用说了,光奶粉、尿布两项,就足以让一个月入不足万元的家庭感到吃力。孩子越长大,花钱越多,教育、医疗、住房……件件事不容易。
显然,攀枝花市政府在出台政策前,还是下了一番民调功夫的。他们从多个关键方面鼓励市民多生孩子。
在“生”方面,攀枝花户籍产妇免费。
在“养”方面,2021年6月12日及以后出生的二孩或三孩宝宝,每个月发放500元育儿基金,直至孩子3周岁。
在“育”方面,如果是双职工家庭,没时间照料孩子,政府会鼓励用人单位等联合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
在“学”方面,在攀枝花工作、发展、定居人员的子女在当地上学,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待遇,比如有“专门的客运服务”,或者是给予交通补贴。
发钱是最大的诚意
生个孩子每月可领500元补贴,一年就是6000元,领到孩子3周岁,就是说,一个家庭生育二孩、三孩,每个孩子能得到补贴18000元。
对普通家庭来说,这笔钱不算特别多,但对政府来说,这显然不是一笔小的支出。为什么会是攀枝花?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攀枝花市人均GDP为8.59万元,比四川省会成都市的8.46万元还略高一点。早在2018年,攀枝花入选国内智库和媒体机构评出的“中国全面小康指数”前一百名。
同时,攀枝花是一个小城,2020年仅有人口121.22万人。而成都已突破2000万人口。
真金白银给钱,虽然“简单粗暴”,但显示出政府最大的诚意。这是一个风向标,让人们看到了地方政府鼓励生育的切实努力。
攀枝花另有深意
攀枝花位于四川最南端,是一座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工业城市,是中国四大铁矿区之一。
虽因矿而建、因钢而兴,但资源总是有限的。近年来,攀枝花提出“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系列战略,比如,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农业康养产业等等。要发展这些产业,人才甚至人口是其短板。
为做好人力资源保障,2017年,攀枝花出台《攀枝花人才新政7条》,对产业急需的顶尖人才(团队)开出了6000万元综合补贴的价码。
按照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对“十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攀枝花制定了“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等规划,“大山大川大事业,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需要与之相协调的人力资源作保障”。
因此,7月28日攀枝花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主题是解读当地出台的《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而给“二孩”“三孩”家庭发放生育补贴,仅是其中一点。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 实习生陈自强
安徽首家融媒体广播融智 融力 融未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自己的名字太常见,从小到大常常遇见跟自己同名的人,那叫一个尴尬啊。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在咨询重名的事情,大部分人的名字,同名的都超过6万多个,很多人都在疑惑,查到的这个名单是自己。
2021年8月10日,四川华蓥市溪口镇袁家坝村,农民在向车上转运收割的红高粱。据悉,溪口镇袁家坝村成立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育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成熟后由当地酒厂以"订单"的形式收购,仅此一项种植户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郭玉红 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 刘柯辰5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5月28日,四川泸州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举行2021年泸州市“阳光问廉”活动。不留情面、不走过场,一个个犀利提问和暗访曝光问题,如“发点球”样精准指向问廉对象。现场群众投票“不满9
来源:四川日报8月14日15时,一辆从攀枝花出发到乐山的装载有28吨黄磷的货车在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境内(小地名毛头码)发生侧翻,黄磷泄漏自燃。目前明火已扑灭,现场实行双边交通管制,已疏散周边群众离开,无人员伤亡。吸入过多黄磷燃烧物会有轻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