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看仁和丨随“风”起舞 借“光”生金 仁和区积极开拓绿色发展新赛道

时间:2022-09-21 14:00:05 | 浏览:2279

在四川最南端的仁和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从产业到生活,拥有着丰富风能和光热资源禀赋的仁和区,正抢抓“双碳”机遇,积极布局开拓新赛道,大力推动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近日,仁和区平地镇的山

在四川最南端的仁和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从产业到生活,拥有着丰富风能和光热资源禀赋的仁和区,正抢抓“双碳”机遇,积极布局开拓新赛道,大力推动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近日,仁和区平地镇的山脊上,一座座风电机组迎风强力转动,巨大的扇叶挥舞间,绿色能源正源源不断地输出。

仁和区平地镇地处金沙江大峡谷沿岸,境内多为山地,最高海拔达2367米,最低海拔为937米,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地形特征,由于气压差异和温度影响,因此风力资源非常丰富。

仁和区天佑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石金荣:

经过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测量,平地镇能够达到平均每秒5.78米的风速,因此我们选择在这里进行了筹建发电厂。

刘家成/摄

据了解,2020年全年,仁和区实现风力发电5.3亿千瓦时,预计今年能够达到7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自2014年第一座风电机组正式落地至今,仁和区已有风力发电场5个,风机156座,分布覆盖全区7个乡镇,总容量近30万千瓦。到2025年,仁和区将在平地、啊喇、大龙潭、太平等地规划新建风电场,新增风电力争达到70万千瓦,形成1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完成配套电网建设。


据估算,按目前全区的风电发电量,相比煤炭发电,每年可同比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5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700吨,氮氧化硫物排放量1400吨。

刘家成/摄

光伏“屋顶”开启零碳新生活

在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命卡组,放眼望去,两座身披“盔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意,带着疑惑,记者走进了其中一户人家进行了解。

户主人叫杨才云,他家屋顶的“盔甲”是2020年投入10万元安装的光伏板。杨才云说,100多平方米的屋顶空着也没有用,用来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不仅实现了用电自由,还能额外增加一笔收入。

杨才云家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同时运行着好几台冰柜,以前每个月的电费大约300-400元,自从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后,平均每天能生产100多度电,发来的电除过自用,还有1000多元的净收入。

据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介绍,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共530户村民,达到安装光伏条件的有424户,可利用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小时能生产7500度电。

邹胜洪说,混撒拉村属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降雨量少,阳光资源丰富,全年日照能达到300天左右,这使得混撒拉村的芒果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水源的供给就变得十分紧张。

现在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大部分都依靠金沙江提灌站进行供给,全村每年的电费高达30万元。如今,仁和区正在大力打造零碳示范村庄,鼓励农户利用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这为混撒拉村的村民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按照计算,全村的光伏设备安装完毕后,能完全满足提灌站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 邹胜洪:

以前大家都是柴火灶,污染环境,操作起来也费时费力,以后光伏安起来了,大家做饭都会愿意用电,这在节能减排上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据了解,2022年,以分布式光伏为抓手,混撒拉将打造零碳示范村庄。到2025年,全区建成4个零碳示范村庄。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哈密瓜行情网周公解梦官网任贤齐歌迷网汕尾新闻资讯网车主网仙女湖旅游攻略德夯苗寨旅游攻略中西餐菜谱唐诗宋词网oppo手机评测网广州交友相亲网罗姓宝宝起名网电脑组装教程网快手直播资讯网钢琴培训网
攀枝花今日新闻网-攀枝花本地新闻、攀枝花西区最新消息、攀枝花西区未来规划、攀枝花天气预报、攀枝花人才网、攀枝花人才网幼师招聘、攀枝花人才网招聘信息网、攀枝花市最新消息、攀枝花市新闻今日头条。
攀枝花今日新闻网 11599.cn ©2022-2028版权所有